自从十年前开始高校扩招,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早已不是新话题,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又让就业问题雪上加霜。为逃避就业压力,好多刚踏入求职期的大学生扎堆考研、考公务员,这是明智之举?毕业生屡“试”不应的原因在哪里?该如何“自救”?这些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现状:找工作,“未来,希望在哪里?”
5月,临近毕业。“以往的这个时候,师兄师姐就很多找到了工作,如今,我们学院有1/4的同学找到了工作,几乎天天去赶场,希望可以争取一些面试的机会。我投出去了二十几份简历,只有3份有回应,其它都石沉大海了。”说起就业,华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伊凡忧心忡忡。作为2009年毕业生大军中的一员,伊凡的QQ签名“未来,希望在哪里?”,也隐约透露了她此刻的心情。
“就业难是个老话题了,但今年面对的情况又是全新的。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企业倒闭,有的生产缩减,需要的用人数量下降明显,总体来说,就业的刚性需求减少了。”在高校从事过多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罗老师告诉记者。
“金融海啸对企业的人才招聘确实有影响,但这种影响的大小还是看行业。今年我们也继续进校园招聘,校园宣讲的规模比往年还大,招聘人数却比去年少。但今年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校园招聘大大萎缩。据我们了解,往年进行校园招聘的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企业今年有20%都不做校园招聘。”广州越秀集团人事部的田先生说。
原因:“大学生比较看重薪酬,对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”
“今年的招聘情况表明,在当前的国际宏观环境和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下,部分企业适时地调整招聘计划,采取了比较谨慎和保守的态度,以降低风险,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。”田先生说。
日前,有学生向记者反映,有的企业打着招聘人才的牌子进场,实际上没有用人的需求,怀疑是招聘会的主办方拿来“撑场”或“凑数”。对此,田先生认为,“大学生也应该反思一下,自己的条件和素质是不是就很符合企业的需要。”
怎样的毕业生才对企业的“胃口”呢?田先生认为,“一般来说,招聘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时,会重点考察其专业方面的素质,如专业技能、专业素养、专业从业经验等。而招聘综合管理类职位时,还会重点考察综合素质,包括如外貌、形象、身高,语言表达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等等。”
“我们公司应聘者,综合来看,经济管理类专业、法律人文社科等专业的毕业生相对素质较高。理工科类的专业综合素质不如人文社科类,但理工类的专业素质较好。目前应聘大学生,总体感觉,比较看重薪酬,对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。”田先生说。
建议:避免恐慌 争取各种机会
严峻的就业形势,使很多进入求职期的大学生被一种悲观的情绪包围着,有许多大学生纷纷加入到考研、考公务员的大军中。对此,罗老师认为,“考不考研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,而考上公务员的几率是很小的,况且公务员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。如果单纯为了逃避就业而为之是得不偿失的。”
“目前的就业市场地区不平衡很明显,而不少学生只把到中小城市就业当成是最后退路。有的学生宁愿在大城市找一份月薪800元的工作,都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做一份1500元的工作,还有个别学生动不动就开口要求月薪6、7千。”罗老师建议,毕业生要放开眼界,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,要积极整心态,争取各种机会,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自己创业。
对于在面试时怎样表现才能脱颖而出,音乐系的姚老师认为,“锻炼能力与累积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是最重要的,在面试的时候要有自信和特色,让用人单位感觉你有一定的社会经历,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。”
“面试时,穿着要大方得体。回答问题思维要活跃,不要太拘泥于书本知识。思路要清晰,尽量围绕问题去展开。”越秀集团的田先生说。他认为,傲气不谦虚、眼高手低、没有自己想法的学生一般不受企业欢迎。